媒体人李北方在台上发表这篇演讲的时候,我正在台下。我当时瞬间的想法是,如果主持人给发言机会,我很愿意举手参加与他的辩论。
但后来,多个因素令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首先,这句“王八蛋医生,只配去开滴滴”,令人错愕。这个逻辑,无论怎么梳理都是不舒服和通顺的。开滴滴难道是一种惩罚和蔑称吗?王八蛋为什么要接受这种惩罚?一个现场如此逻辑混乱的人,怎么交流辩论?
其次,他现场还很隐蔽的点名批评了烧伤阿宝。很不幸的是,文中还穿插了行业的害群之马,以及再联想到王八蛋医生的判断。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医生们的一片的集体反感,现场已经有人发声抗议。在这种情绪容易失控和理性难以掌控的氛围下,这个对话和辩论已经失去了空间。
他表达了一些观点。比如,以医生回扣门事件,有医生对回扣现象发表的思考和观点,被他鉴定为医德沦落到突破了人类想象。但事实上,可能只代表医生们写评论文章的逻辑混乱,仅此而已,和医德没有半毛钱关系。又比如,他总结了医生普遍性的冷漠和傲慢,当然还有贪婪。但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医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吗?如果将医生道德管用,我们还成立那么多的监管执法机构做什么?
媒体人李北方的第一个硬伤是,他没有办法精确解读中国医疗现象,不能了解整个医疗行业的复杂性一样。复杂,体现在发展的不均衡。在很多地方,用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生硬硬套地解读扫视,你会看到误以为是绝对正确的东西。可一旦把你的身份换成医生或者院长,你用你初略了解的那套来运营,结果会一塌糊涂。
媒体人的通病是爱热衷于指点江山,时评家对各行各业指手画脚,这是一种本能。但医疗,却恰恰属于一种非常专业而且封闭性极强的行业。为什么同样是点评乃至是批评医疗行业,李北方的发言吃力不讨好,但在同一论坛,之前作家六六的点评,却深得医心认可,大家觉得说到点子上去了。为什么有这种天壤之别?
我的回答是,六六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很长等于多年。她不但亲身泡在医院,和不同医生到管理者交流沟通,她还报读了某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昨天,我的同班同学,一个开个体诊所的医生告诉我,他和六六曾一起吃饭多次,还都是在快餐店。
李北方先生,对不起!你要想居高临下的谈论整个医疗行业的大问题,如果你认识的各种医生没有100个,没有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呆过几个24小时,就一刀切地对整个行业下判断。这种低质量的发言,忽悠不懂医的民众,或许会侥幸成功。但在医疗行业人士面前舞刀论剑,那真是不自量力。
接下来,补充谈谈我眼里的烧伤阿宝,愤怒,理性,脏话的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李先生非常关心的话题。
人食五谷杂粮生,必然会有各种情绪,愤怒也是其中一种。愤怒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其积极意义在。愤怒鹅负面,我们都知道,不需再赘言。所以,愤怒不可怕,关键在于你为了什么事情而愤怒?这件事情值得不值得?你表达愤怒的方式是不是妥当?至少应该是安全的。
理性是什么?很多人都爱标榜自己理性,我们应该理性。但是不是不生气不愤怒了,就等于理性了呢?在这点上,我是怀疑的。
我们要分辨清楚理性和冷漠的区别,愤怒和麻木不仁的区别。能够判断清楚,我们对什么样内容和级别的事情应该愤怒?知识分子是倡导理性精神的群体,但不代表是没有愤怒情绪的群体。但是,聪明人表达愤怒的方式应该优雅一些,骂人是否应该做到不问候别人的家人,像个地痞流氓一样?
在这个公共事件面前,这一次,我为什么坚定站在烧伤阿宝这边?回答如下:
医生的诊室就是他的王国,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以进。捍卫一张安静的诊台就是捍卫生存权,医生有没有尊严,就看他在这张诊疗台上,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所以,如果主角换成了我,我也会一样的愤怒和生气,我也会用生命和前途去捍卫我的诊室,就像捍卫我的家园一样。
在医生诊室应该只有三个字“听我的”,如果病人不愿意,那就应该离场,另外选择医生。医生没有太多责任和义务,跟病人解释清楚那么多的为什么,这就是专业性。就像媒体人写评论一样,如果读者也有资格在你写作时,指手画脚要你解释清楚为什么写这个句子不写那个句子,你同样也难以忍受一样。
在那个论坛上,我也做了发言,但是主办方给我的时间太短。我只说了前半部分——在公共表达和传播方面,医疗界应该向媒体人学习,因为这是他们的专业。但后一半部分的话来不及说,现在补上——在医疗行业问题的判读上,媒体界要尊重医疗界的专业解读。涉及专业性问题,多请教专家多请教医生,让专业人士把关,这才不会闹出笑话。
认识医疗行业很难,因为专业性太强,医疗行业自身的封闭性。但不能因为这个难,就放弃对发言的要求。如果很多批评医院的人,从来就没有真的到医院认真了解过,这种批评究竟有多大价值呢?
医疗界有自身的问题,也需要批评,应该有勇气和雅量接受批评,反省已身。但并不包括这种抡起大刀胡砍一气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