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Crotonis Fructus
别 称:巴菽,刚子,江子,老阳子,双眼龙,猛子仁,巴果,双眼虾,红子仁,巴贡,巴米,毒鱼子,銮豆,贡仔,八百力,巴仁,芒子,药子仁,芦麻子,腊盘子,大风子,泻果
药 性: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一、概述
巴豆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种子。味辛、热,大毒。归胃、大肠、肺经。具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功效。主治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
主要成分:种子含巴豆油34%- 57%,蛋白质约18%。
巴豆油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phorbol)及16种巴豆醇双酯化合物,即巴豆醇-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巴旦醇-12-癸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caprate-13-acetate),巴豆醇-12-月桂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laurate-13-acetate),巴豆醇-12-棕榈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palmitate-13-acet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laur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caprate),巴豆醇-12-乙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acetate-13-laurate),巴豆醇-12-乙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acetate-13-cap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tiglate-13-cap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辛烯酸酯(phorbol-12-tiglate-13-caprylen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辛烯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capryln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tiglate-13-lau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丁酸酯(phorbol-12-tiglate-13-butyrate),巴豆醇-12-丁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butyrate-13-laurate),巴豆醇-12-苯甲酸酯-13-苯甲酸酯(phorbol-12-benzoate-13-benzoate),巴豆醇-4-甲氧基-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phorbol-4-methoxy-12-myris-tate-13-acetate)和4-去氧-4a-巴豆醇(4-deoxy-4a-phorbol)的三酯化合物等。种仁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你巴豆毒素(crotin),从中分离得到巴豆毒素Ⅰ、Ⅱ(crotin Ⅰ、Ⅱ),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KD和15KD等电点分别为8.0和6.7,另含辅致癌剂C-3(cocarcinogen C-3),巴豆甙(crotonoside),巴豆生物碱异鸟嘌呤(isogua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氨基酸及酶等。
主要药理作用:1.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巴豆油是最剧烈的泻药,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产生口腔及胃粘膜的烧灼感及呕吐,在1/2-3小时内即有多次大量水泻,伴有剧烈腹痛和里急后重,产生严重口腔刺激症状及胃肠炎症状。外用巴豆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引起发红,可发展为脓疱甚至坏死;用橄榄油稀释后可用作刺激剂,但较危险。小鼠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同天、前1天或前2天,1次皮下注射5%巴豆油,与单独注射病毒的对照组比较,死亡率降低并且生存时间延长,其效果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产生的,也可能是直接影响病毒毒性。
2.对消化道的作用:2.1.巴豆对不同便秘小鼠的排便效果:取小鼠复制成实热型、燥结型及寒结型及脾胃虚寒型便秘模型,分别给予巴豆煎液,并以未造型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巴豆能使脾胃虚寒型便秘小鼠的排便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
2.2.对胃肠消化道及胆汁、胰液分泌的影响:所含巴豆油及树脂,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液作用,析出巴豆油酸和巴豆醇双酯类化合物,能剧烈刺激肠壁,引起强烈蠕动而致峻泻。巴豆煎剂对离体兔肠肌具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并不被阿托品所拮抗。巴豆油乳对兔及犬肠亦表现兴奋作用,而大剂量则表现抑制作用,且不被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或氯化钡所解除,故巴豆油系直接作用于肠肌。此外巴豆油酸给动物灌胃可促进肠蠕动,使肠粘膜出血,甚至引起肠坏疽。胆痿兔实验表明,巴豆水剂能增加胆汁和胰液的分泌。
3.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3.1.在动物离体但联有神经的后肢和肠实验中观察到,巴豆油能通过对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升高血压。
3.2.巴豆毒蛋白能溶解兔、猬、猪、蛇、鸡的红细胞。对牛、羊、猪、蛙血细胞有凝集作用。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CMLIBate)可使血小板中环磷鸟苷(cGMP)浓度增加,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
3.3.巴豆油乳剂给兔静脉注射能引起呼吸商(RQ)轻度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浓度稍有降低;若皮下注射可加快呼吸频率,降低呼吸交换量。虽然血红蛋白增加,但仍轻度降低动脉血氧含量。
4.抗病原生物的作用:巴豆煎剂对流感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巴豆油制剂能降低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鼠死亡率并延长存活时间。
5.镇痛作用:大鼠压尾法,小鼠热板法及苯酮扭体试验表明,巴豆油口服,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能提高痛阈50-70%,其镇痛机理可能与巴豆油的局部刺激有关。
6.抗肿瘤及促肿瘤发生作用:巴豆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和S180腹水型,小鼠宫颈癌U14实体型和U14腹水型,以及艾氏腹水癌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巴豆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杀瘤细胞作用。巴豆醇二酯对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P38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巴豆油乳剂作大鼠移植性皮肤癌内注射,能引起瘤体退化,并延缓皮肤癌的发展。因而认为巴豆中含有抗癌活性物质。另一方面,有促使肿瘤发生的作用:巴豆油及巴豆醇可促进致癌物质产生肿瘤。巴豆油虽无致癌作用,但与乌拉坦同用可引起皮肤乳头状瘤。巴豆油及其成分十四烷酰巴豆酯(teTCMLIBadecaoyl phorbol)的乙酸盐可致小鼠皮肤增生,巴豆醇酯C能改变小鼠胚胎纤维母细胞膜的结构和通透性,这些变化都可能与促使肿瘤发生有关。巴豆油和牛的丙种球蛋白抗原一起给豚鼠注射,能抑制抗体的生成,并延迟对抗原的过敏反应,巴豆醇免疫抑制作用比巴豆油更强,此种免疫抑制作用亦可能是促使肿瘤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认为,促使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巴豆醇酯抑制细胞分化,能使鸟氨酸脱羧酶种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升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7.其它作用:巴豆有杀灭钉螺的作用,以种仁效力最强,内壳次之,外壳则无效。巴豆的丙酮提取物对金鱼毒性很大,巴豆盐水浸出液可用于清除家鱼塘内的野鱼(放养家鱼之前),但效果不及生石灰。家兔静脉注射巴豆水剂可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对有输尿管痿的兔并无利尿作用,对离体兔子宫有轻度抑制作用。巴豆油能使大鼠与皮肤局部释放组织胺及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巴豆毒蛋白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二、分布及采收加工储藏
(一)分布
巴豆分布于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药材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北等地,以四川产量最大。此外,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亦产。销全国各地。
(二)采收及加工
栽种5-6年始结果,8-11月果实成熟,可分批采收,除去残枝落叶,摊放2-3d,晒干或烘干,去果壳,将种子扬净。
(三)储藏养护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三、原植物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巴豆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幼枝绿色,被稀疏星状毛,老枝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托叶线形,长2-4mm,早落;叶膜质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近叶柄处有2枚无柄的杯状腺体,叶缘有疏浅锯齿,齿尖常具小腺体,幼时两面均有稀疏星状毛,后变无毛或在下面被极少数星状毛,干时呈淡黄色。总状花序顶生,长5-14cm,有时达观2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也有全为雄花而无雌花的;苞片钻状,长约2mm;雄花花梗细而短,长3-4mm,有星状毛;雄花绿色,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状毛,裂片卵形,长约2mm;花瓣5,长圆形,与花萼几等大,反卷,内面和边缘生细绵毛;雄蕊15-20,着生花盘边缘,花丝上部被柔毛,花药干时呈黑色;花盘盘状,边缘有浅缺刻;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较粗,长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长圆形,外被星状毛,长约2.5mm;无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状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个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有3钝角,长约2cm,近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种子3颗,长卵形,背面稍凸,淡黄褐色,长约是1cm,宽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二) 生态环境
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三)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怕霜冻。喜阳光,在气温17-19℃、年雨量1000mm、全年日照1000h、无霜期300d以上的地区适宜栽培,当温度低于3℃时幼苗叶全部枯死。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
四、性状规格
(一)药材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3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剖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略扁,长1.2-1.5cm,直径7-9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无臭,味辛辣。以个大、饱满、种仁色黄白者为佳。
(二)规格标准
五、药典标准
2010年版药典标准: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长1.2~1.5cm,直径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和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气微,味辛辣。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表皮细胞1列,外被多细胞星状毛。中果皮外侧为10余列薄壁细胞,散有石细胞、草酸钙方晶或簇晶;中部有约4列纤维状石细胞组成的环带;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内果皮为3~5列纤维扶厚壁细胞。种皮表皮细胞由1列径向延长的长方形细胞组成,其下为1列厚壁性栅状细胞,胞腔线性,外端略膨大。
(2)取本品种仁,研碎,取0.lg,加石油醚(30~60℃)lO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巴豆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lO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乙酸乙酯-甲酸(10: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2.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K)。
【含量测定】 脂肪油 取本品粗粉l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至脂肪油提尽,收集提取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低温蒸于,在100℃干燥1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脂肪油不得少于22.0%。
巴豆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骏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一甲醇一水(1:4: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2nm。理论板数按巴豆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巴豆昔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Iml含60t_L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种仁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3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干溶剂,连同滤纸筒移入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24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111,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巴豆苷(C10H13N5O5)不得少于0.80%。
饮片
【炮制】 生巴豆去皮取净仁。
【性味与归经】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